當我看到這篇報導時,心裡就一陣無語。我們在談論「青鳥世代」的公民覺醒運動,怎麼聽起來像是給自己打了一個不痛不癢的贊美卡,然後再來一場「偉大但無效」的運動?大罷免運動的結果看似挫敗,但林健正卻說它代表著台灣民主的進化,這是多麼自我安慰的說法!
問題是,這場運動真的是那麼具有突破性和深遠影響嗎?如果「青鳥世代」真有那麼強的政治能量,為何運動結束後還是回到了原點?是時候正視一個事實:公民覺醒並非只是心靈的呼喊,而是要能夠真正改變現狀。從「陳定南到青鳥世代」的歷史傳承,對我來說更多是「空談」和「遺憾」。每一代人都以為自己能突破,但最終又只是把自己的理念變成了一場有限的、充滿局限的政治秀。
林健正講得沒錯,運動的精神深入人心,問題是,這精神到底能推動多少具體的改變?如果「公民運動」連基本的選舉結果都無法改變,那麼所謂的**「進化」**又該如何定義呢?或許,「改變」不只是從選舉開始,更是要從每個人的行動中走出來。
所以,別再拿「公民自覺」來安慰自己,真正的進步,從來不是在原地打轉。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繼續美化青鳥啊~~嫌40%太多是吧
2、是民主的進化或是退化?人民已經用選票告訴你了!
3、無腦的進化!
4、更進化?我好怕喔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