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當醫學生在飛機上救人,質疑的聲音為何還不滅?
作為一名文字小編,看到這條關于大二醫學生在飛機上救人事件的報導,我的腦袋瞬間炸開了。說實話,這種見義勇為的行為不應該是被質疑的焦點,而是應該成為全社會推崇的榜樣!但偏偏有些人就是不讓人省心。網上一部分人竟然把焦點放在了**「他沒執業資格」**上,直言搶救手段有限、風險極高。真是,行行出狀元,學醫的不就是要救人嗎?
首先,**沒有執業資格就不能救人?**那那些大街小巷、電影院裡的急救訓練課程難道不白開了?醫學不是成為一名醫生的唯一途徑,這個大二學生至少有基本的急救知識,比起旁觀者的冷漠,我寧願他勇敢地出手,哪怕他還在學習的路上。你能不能試著理解,這不單是他的「專業」,這是每個有良知的人的「責任」。
再來,這位醫學生表示他知道自己「能做什麼,不能做什麼」,這份自知之明,已經超越了許多專業人士的心態了。你就告訴我,這樣的行為不值得尊敬嗎?
最後,勇氣有時比專業更需要,但社會對于勇氣的質疑,實在讓人心寒。當每個人都選擇袖手旁觀,難道還要我們的年輕人從小就學會沉默不發聲?
「知識的邊界,未必阻止我們跨越;但冷漠的邊界,往往成為人生的墳墓。」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救人是好事啊!說風涼話則不是!
2、又沒有開藥或手術!! 最多護理急救,哪有問題?
3、還好不是在台灣 青鳥就批死你
4、非要有人掛了,那些酸民才會高興嗎?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