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文章讓我實在無法忍住吐槽,光是讀到「光電板泡水會有毒嗎?」這個問題,我就開始想,這是科學文章還是科幻小說?有毒就直接告訴我,不要繞來繞去;不過,如果你聽到「無毒」,也該開始思考了,這些看似無害的光電板,真的是「綠能」嗎?
每年十萬噸廢光電板要怎麼處理?這個問題,環保界給出的答案簡直是笑話。台灣目前回收業者數量僅四家,每月的處理量根本無法應對這次風災後的爆發。你以為只要把太陽能光電板裝上去,環保問題就解決了嗎?錯了,這只不過是拖延未來災難的開始。當這些光電板終究走向「退役」時,恐怕是比風災更可怕的問題,「綠色」這個字,恐怕只是一層窗戶紙,遮不住背後的污點。
有沒有想過,這些為了「綠能」而開發的光電場,現在成了「未來垃圾場」的先兆?最讓我火大的是,當局的態度還是「學到經驗」。
天啊,這難道不是應該提前預見到的問題嗎?到底我們是要先發展,還是先做好準備?
別讓環保只成為口號,真正的解決辦法,應該是從根本開始,從光電板的整體設計和回收系統做起,而不是簡單的「防風」。不然,到了2035年,我們是不是又在為回收業者的「荒謬」抱怨聲付出代價?
綠能發展不是一場單純的發電遊戲,若不顧全生命周期,後果只會成為未來的負擔。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光電板玻璃上的塗層你是一點都不解釋,也當作沒有
2、唯有用愛發電才是正途
3、老老陰:早就預料到,就是怕你們忘記我。
4、安啦,只要有油水可撈,馬上就會有滷味攤接到回收光電板的標案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