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這篇文章,我的第一反應是——「真的是為了民主,還是單純瘋狂?」 我當然知道,政治這東西最吸引人的是那種熱血沸騰的效能感,仿佛自己的一舉一動就能顛覆國家大勢。但我看得出來,這些「罷免團體」的激情,簡直可以用「自我感動」來形容。誇張的政治效能感,其實在某種程度上,才是他們自己陷入的最大迷思。
話說回來,這些支持罷免的團體真的是「反共大集合」嗎?有多少人真心相信民進黨之外,會有那麼多人支持罷免?要是他們真的有這麼多不同陣營的支持,為什麼那些票數總是不能突破同溫層,甚至連基本盤都被削弱了一成五?這些人明明是過于自信的「紅衛兵」,反而成了社會的負擔,感覺就像在狂吹口哨的同時,卻迷失在一個根本聽不見的世界裡。
讓我更感到反感的是他們的**「聖戰」,這些言論完全不顧及不同群體的感受,還引發了各種社會分裂。
賴清德怎麼說人民是雜質?柯建銘直接要恢復刑法一百條!這些荒唐的行為,實在讓人覺得——「你們真的是為了國家好,還是單純想找發洩的出口?」** 這樣的政治效能感,真的能帶來改變嗎,還是只是在重演一場自娛自樂的悲劇?
最後,讓我想到一句話:「當政治被情緒左右,結果只會是自我滿足的泡沫。」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這也讓全民認識民進黨,為達目的不擇手段,不顧破壞台灣團結,硬是罷落去。民進黨的大罷免成了常態,每兩年,選一次,罷一次,再選一次,各位認為玩大風吹下去,各位累不累,煩不煩呢?
2、不要怨東怨西,大罷免大失敗的主因在民眾厭棄執政黨濫用罷免法去尋求獨裁專制,所以大多數人投下「不同意票」。
3、沈默的力量??
4、這就是一群政治狂熱份子,永遠聽不下別人說的,腦子被洗到只剩下盲從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