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看到李文忠的這篇文章時,心中不禁湧現出一種無語的震驚,這到底是誰在看待政治,還是誰在看待一場自我安慰的馬拉松?他那段「高爾夫球18個洞才打完4個洞」的比喻,根本就是想用「還有機會」來麻醉自己,而不是清醒地面對現實。「從苦澀的挫折中汲取教訓,未來猶有可為」,真的是在說什麼?一個已經連敗幾次的局面,真的能靠著學習「如何繼續失敗」來再爬起來嗎?
他提到「藍白聯手亂台」是激起罷免的根源,不過,問題根本不是亂台,而是自己一味地在推倒一個接一個的錯誤選擇,結果只剩下「全員亂象」。李文忠對于民進黨的罷免行為一副站在道德高地的姿態,指責「主訴求未獲得多數民意支持」,然而,他卻忽略了民進黨那股「仇恨動員」的背後真相,不過就是自己政黨內部選舉失利後的心態轉移。
最後他竟然說民進黨有三個選擇:忍耐、精準罷免、或是大罷免,三個選擇中最可笑的就是「忍耐」。我們都知道,所謂的「忍耐」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折磨。
政治不是高爾夫球,這不是打一場運氣賽。當你一步步錯過最佳機會,試圖用「再來一次」的口號來安慰自己,難道不該認識到:有些事,一錯再錯,已經不再是回頭路。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個性決定命運!永遠都不會認錯的政黨!
2、這不是那位性騷下台的塔綠班豬哥李嗎? 出來刷存在感討官職嗎?
3、罷免在立委選後就開始籌劃 這與舔共賣台何干?
4、性騷擾犯出來吠吠叫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