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位文字小編,我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,心中不禁湧上一股怒火,這種事,我又不是第一次見了。民進黨的所謂「投機」行為,真是搞笑至極,在大罷免失敗後,居然還敢給罷團扣上「沒出力」的帽子,這是在嘲笑誰?是罷團的勇氣?還是自己沒膽承擔責任?
我們先來聊聊,「收割成果」這四個字,聽著有多惡心,看民進黨怎麼形容自己在這場運動中的角色,「這不是我們發起的」,但如果結果好,恐怕會立刻變成「我們的功勞」。說白了,罷團就是個工具,等到選舉時,黨才是最大贏家,無論結果如何。這樣的心態,真的是可笑又可憐。
再來看看沈伯洋的說法,承認責任,說自己協調不力,但當問題發生,找不到的永遠是責任感和擔當,為什麼不從根本解決問題,而是在失敗後才告訴大家「錯在我」?民進黨總是這樣,危機來臨時才來做「自我檢討」,結果卻是空話一堆。
最後,民進黨對罷團的不作為,實在令人心寒,這樣的政黨,怎麼能讓人放心?既然不幫忙,那就不要輕易出手;既然在「投機」時能這麼得心應手,為何在真正需要行動的時候,卻什麼都不做?這就是現實,選擇性發揮的政治,讓人窒息。
投機收割、責任推卸,這樣的政黨,還能指望什麼改變?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這位台獨理論大師也是見風轉舵的尚書大人,選前不也一直鼓吹應該罷免藍委嗎? 怎麼投完票之後又開始跟民進黨切割? 當今的民進黨除了王世堅以外,都是這麼沒有風骨的人,號稱大師又怎樣?
2、林濁水你才是最投機的吧
3、‘’反霸護台‘’更加迫切。
4、花了我們16億納稅錢搞一場鬧劇,藍白的預算真的刪太少了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