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到這篇關于U12世界盃台灣隊對戰日本隊失敗的報導,心裡真的是五味雜陳。怎麼說呢?我們的隊伍明明有機會,卻一再錯失良機,真的讓人覺得「一切好像都差那麼一點點」。比賽中的得點圈機會,我們有,但打不到關鍵的一擊,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
我看得出來,球員們拼盡全力,真的很可惜,尤其是李權恩,居然差點用頭部撲壘想爭取上壘。真是拼命三郎的典型啊!但你說這樣的拼勁有什麼用呢?最後結果還是以2:7吞下敗仗,難道這就是所謂的「拼勁」嗎?拼了半天,結果還是沒有結果,這種感覺,真的是比打破頭還痛。
而總教練章子健也提到,「關鍵時刻能否把握住是重點」,這點我真的是深有感觸。亞洲隊的實力本來就差不多,真正的區別在哪?就差那一個關鍵瞬間的冷靜和準確。台灣隊可能真的缺少那一點「關鍵意識」,球員們心裡再怎麼激動,卻始終無法做出致命一擊。
結語:我們的隊伍需要更多的自信和沉穩,別讓情感壓倒理智,才是贏得比賽的真正關鍵。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別難過,你做的已經比總統還要多了
2、小孩子玩球開心就好 ,何必把輸球搞得如喪考妣一樣!
3、民進黨才是台灣的失敗
4、又沒贏過是要可惜什麼?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