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吳思瑤說「再來100次都願意」的那一刻,我真的是快要笑破肚皮了。這種發言,怎麼聽都像是一場失敗後的自我安慰,還帶點「我堅持到底的英雄情懷」,但是,我想問問,這麼多次的「奮不顧身」,真的有改變過什麼嗎?
說真的,當一個政治人物一次又一次面對選民的挑戰,嘴上喊著「為台灣奮不顧身」,但每次結果都告訴我們,這些奮不顧身到底是在為什麼而奮?是為了名聲、還是為了權力?有多少次的失敗會讓你真的反思,這一切的努力是否真的值得?
我不是說不該有信念,也不是說不該堅持,但是,當你一次又一次的「奮不顧身」,最終留下的不是支持,而是空洞的口號,這真的能算是一種真正的貢獻嗎?
與其不斷自我鼓勵,還不如真誠地面對每一次的挑戰。
這樣的「奮不顧身」,有時候真的只是逃避現實的藉口,讓自己在失敗後可以安慰自己:「沒關係,我還有下一次。」
我們應該更多反思,真正的奮鬥該是怎樣的,而不是一再把「奮不顧身」當作遮掩失敗的盾牌。
「奮不顧身」的背後,藏的是多少無奈與無果?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什麼時候要罷免54搖我也是再來100次都願意
2、為什麼還笑的出來?
3、花我的錢,妳在那裡得意個屁喔,有本事花妳自己的錢啊
4、民進黨至今沒有一位是有真的反省的,人民就是受夠你們不服輸整天只想要權力的嘴臉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