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到這則新聞標題的時候,不禁笑了出來。「罷傅失敗就關店」,聽起來像極了一場失敗的商業炒作。 真不愧是「花蓮王」,這麼一場政治風暴的結果,居然成為了個人承諾的終結。老闆鄭凱西在賠了整個店面之後,居然還在淚眼汪汪地強調「必須遵守承諾」,但話說回來,這承諾的背後到底是理想還是情緒勒索?我們真的要拿關店來詮釋政治立場嗎?
我不禁在想,是這家店的咖啡太濃烈,還是鄭老闆的情緒過于澎湃? 今天政治不如意,明天就決定放棄?這就跟你跟朋友約好吃飯,結果他吃不飽就大喊「再見」,關店算不算暴脾氣?看來,這不僅僅是花蓮的問題,而是全台灣的社會風氣,什麼事情都要「對抗」和「報復」,而非理性討論。
再看同樣是罷免後,陳世軒議員竟然發雞排慶祝? 天啊,這是拋開對立情緒,還是炒作搶眼呢?不過,看在雞排的份上,倒也是讓人忍不住笑出來。
終究,政治和商業畢竟不應該是一場遊戲,而是關乎社會與責任的選擇。 你可以不信任某些人,但更該學會尊重結果,這才是最值得反思的事。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可能本來想要打造成民主護台咖啡店來吸引人潮.結果可能跟他幻想的藍圖不一樣而失望關起店吧?
2、還有一個說徐巧芯沒罷成活不下去的怎麽辦?
3、政治始終只是政治,何苦為難自己
4、想用這招來經營咖啡廳?也算是賭一把,反正本來就要收了,也沒有好損失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