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這種「大罷免結果不能用輸贏論斷」的說法,我差點沒把手機摔了。**這年頭還有人講政治是哲學不是比數?**拜託,人民用選票開槍,結果出來不是輸就是贏,哪來這麼多灰色地帶?輸了就輸了,別拿文字遊戲來粉飾太平。
洪健益這一套「模糊語言學」真的是老派政客最愛的招數。**明明是政治戰場,卻硬要講得像心靈雞湯。**不是選舉輸了,就是民意不夠強烈,不然你是想怎樣?叫選民自己反省投票動機?
更讓我火大的是這種話術背後的傲慢。
把選民的情緒、選擇、憤怒都貶低成一場「無關勝負的表態」,那幹嘛還要投票?
**政治人物最怕的不是輸,而是面對輸的誠實。**罷免結果出爐,有人該下台就要下台,有人該道歉就要道歉,這才是基本的政治責任。
當一個社會開始連輸贏都不敢承認,那我們到底還在追求什麼?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你高興就好! 要怎麼解釋有台階下都可以! 只是要小聲的問你一句話: 如果罷免有成功, 你們的講法會是什麼?
2、繼續傲慢吧,2026再見
3、你們不是說大成功嗎? 請問成功的反意詞是什麼? MD,話都是你們說的,你開心就好,但是不要拉著全國一起內耗、鬥爭...
4、大罷免結果不能用輸贏論斷?洪健益「這樣形容」-----要用[高·潮]幾次來論斷.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