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文章讓我心裡有些翻江倒海的感覺。百萬票的同意聲音,就這樣被無情否決,難道這就是我們民主的「成就」? 是的,罷免未過關,結果是沒有推翻任何藍委,但這一過程中,我看到的是一種被忽略的力量——那就是「民眾的憤怒」和「不滿」。
史書華說得對,「每一張同意票都有意義」,但問題是,當我們看到這些票數背後的民意,真的能否改變現況?民意的警訊,不是給立委的「警告」,而是給整個政治體系的「警鐘」。當政治人物因為當選而自視甚高,忘了最初的選民初心,這種情況我們能忍多久?
藍委是否真能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,回到謙卑的位置? 還是繼續在高台上看著這些「無知的」民眾嘗試反抗、嘗試發聲?如果每一次的民意表達都能被這樣輕描淡寫地忽視,那麼民主的未來又該何去何從?
我們不該以為這一場失敗就結束了,因為「民主」的道路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。真正的問題是,當大選結果不如預期時,我們是否還能繼續團結起來,對抗真正的威脅?
畢竟,若我們無法捍衛台灣的價值,那麼民主將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逝。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囂張一年多, 終于正義伸張
2、對呀 若不是這次罷免 都不知道你平常玩那麼爽
3、這些綠的都是被這些阿沙噗路的人牽著鼻子走,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人品的非常差,如1.5蔡英文之流人品最差
4、對對對都是別人跟中共的錯 你大民進黨一定沒有錯 都是別人壞 蠢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