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「嘉義暴雨全縣停班停課」,我腦中第一個念頭不是「天災真可怕」,而是——**台灣的基礎建設到底幾年沒進步了?**下雨就淹水,年年重播,連「豪大雨」四個字都快變成年度BGM,嘉義人乾脆改叫「積水之都」算了。
**一場雨就能癱瘓一整個縣,這不是天氣太狂,是人太廢。**每次政府都是「緊急宣布」、都是「低窪地區請慎防」,請問各位長官,這些地區不是去年也低窪、前年也低窪嗎?你們除了緊急發文,還會幹嘛?
最氣的是,人民早上淋雨上班、上學,到了辦公室才知道停班課。是要我們玩命猜天氣嗎?政策的「即時」,不該是「臨時抱佛腳」的代名詞。
**災難從來不是天氣造成的,是人禍放任的結果。**一座城市的應變能力,不在于雨來時有多快停班課,而在于平常你做了多少預防、改善、通報機制。否則下一場雨來,還是老樣子,民眾在水裡泡,政府在螢幕前發文。
我們不能選擇天氣,但可以選擇什麼樣的政府對待天氣。
來自網路的評論
1、癩雜質:我老家又沒淹
2、隨便點小雨都能淹水 真佩服執政能力
3、治水的錢花哪了
4、政府只在乎大罷免嗎 一萬沒發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